◎記者 張欣然
1月15日,中國人民銀行通過9595億元逆回購操作對衝中期借貸便利(MLF)到期,但資金麵仍麵臨較大壓力。
數據顯示,受稅期、居民取現需求及地方債發行等多重因素影響,反映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的D和D加權平均報價持續維持高位。業內人士分析,考慮到年初流動性缺口及春節前的季節性因素,央行可能在近期采取降準等措施,以緩解資金麵壓力。
資金麵仍承壓
昨日,在央行操作大額逆回購對衝巨量MLF到期的影響下,上午資金麵短暫轉鬆,但當日下午又驟然走緊。
截至收盤,DR001、DR007加權平均報價分別為1.8623%、2.2365%,皆維持高位。
央行1月15日公告稱,為對衝MLF到期、稅期高峰、春節前現金投放等因素的影響,保持銀行體係流動性充裕,當日以固定利率、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9595億元逆回購操作,中標利率為1.5%。據此來看,因有11億元7天期逆回購與9950億元MLF到期,當日公開市場淨回籠366億元。
2025年開年以來,受多種因素影響,資金麵一直呈現相對吃緊的狀態。多位受訪人士分析稱,曆年的1月中上旬資金麵通常受信貸投放、取現、稅期等多重因素影響而階段性收緊,2025年也不例外。
“資金麵出現了明顯轉緊態勢。15日下午,我們還有近700億元的頭寸未平。”一位銀行理財部門的債券交易員說。
關於近期資金麵承壓的原因,華福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徐亮認為:一是本周正值稅期,從曆史情況來看稅期均需要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,央行的態度會影響稅期資金麵情況;二是15日有9950億元MLF到期,需要央行用大量逆回購滾續;三是兩周後就是春節,現在居民逐步開始有取現需求,這會影響銀行融出能力;四是地方債開始發行。
地方債的放量發行也對近期資金麵造成壓力。據中國債券信息網,1月13日,湖北和青島分別發行了約639億元和39億元地方政府債券,拉開了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序幕。同日,天津、安徽、河北、海南、湖南五地披露的發債信息顯示,將在1月20日合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1050億元。1月14日,河南披露的發債信息顯示,計劃在1月21日發行約353億元地方政府債券。據了解,目前各省份披露的一季度發債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。
節前降準預期起
買入國債是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重要渠道,但並非唯一渠道。暫停買入國債後,央行仍可以通過降準降息、公開市場操作、投放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。業內人士分析,考慮到年初較大流動性缺口,央行春節前存在降準的可能性。
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偉表示,春節前資金麵有季節性收斂壓力。觀察春節前後10個交易日資金利率變化的季節性,其規律是節前資金利率往往上行、節後則傾向於走低。
因而,分析人士認為,央行有可能會在春節前進行降準以應對年初存在的較大流動性缺口。
表示,一方麵,春節前是比較重要的觀察窗口;另一方麵,居民取現、信貸開門紅、大規模置換債前置發行和繳稅大月等因素共同影響下,春節之前存在降準的可能性。
徐亮分析稱,考慮到目前債市利率依舊偏低,預計央行會繼續讓資金麵維持在緊平衡的狀態,不排除春節前有降準落地的可能,但是降息概率不高。如果資金麵不能明顯轉鬆,則短端品種利率將進一步回調。
© 1996 - 2019 依翠偎紅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
地址:挹江里